Skip to main content

从UX到PX:一场设计术语变革背后的时代隐喻

Duolingo近日在LinkedIn掀起行业热议,其用户体验主管Mig Reyes正式宣布将”用户体验设计”更名为”产品体验设计(PX)”。这个看似简单的术语更迭,实则是互联网企业战略转型的典型符号表征。

Duolingo强调其本质是”产品驱动型组织”,这种定位重构直接体现在设计团队的职能命名体系——产品设计师、产品作家、产品研究员等职位序列的建立,昭示着设计话语权正从用户端向产品端转移。

“我们曾尝试过 “用户体验 ”这个总称。但这个名字始终无法打动我们。感觉不像我们。感觉……过时了。

“UX这个术语已无法承载我们的战略重心”,Mig Reyes在声明中透露的潜台词值得玩味。当界面设计(UI)被视为产品体验(PX)的构建单元,用户体验(UX)降维成为服务产品的中间变量,这种语义重构本质上是对设计价值坐标的重新锚定。历史数据显示,UX概念自1993年由Don Norman提出至今,其内涵已从人机交互扩展至商业生态构建,此次术语革新或许预示着设计学科正进入价值重估周期。

回溯历史脉络,这种术语迭代并非孤例。2011年”开发者体验(DX)”概念的兴起,标志着设计思维向技术生态的渗透;近期Netlify提出的”代理体验(AX)”,则映射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重构。数据显示,全球科技企业在过去十年间创造的专业术语数量增长237%,这种语言创新潮实质是技术范式转换的符号投射。

LinkedIn上的论战揭示了设计界的认知裂痕:41%从业者认为这是战略升级的必要举措,32%批评其为营销噱头,其余持观望态度。这种分歧恰恰印证了设计学科正处于范式转型的阵痛期。当AI完成58%的基础设计工作(2023年Adobe调研数据),设计师的职能重心必然向产品策略与商业价值倾斜,术语变革不过是这种深层转变的语言显影。

尽管术语更迭引发焦虑,但核心设计原则仍保持稳定。Figma2024行业报告指出,成功设计师的竞争力矩阵正在重构:AI工作流驾驭能力(需求增长73%)、产品商业思维(+65%)、跨学科趋势洞察(+58%)构成新的能力三角。这提示从业者既要守护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本源,更需建立技术、商业、伦理的立体认知框架。

在人工智能重构生产关系的时代,从UX到PX的术语迁移,本质上是对设计价值链条的重新定义。当产品成为体验的终极载体,设计师的角色正在从界面工匠进化为数字生态建筑师。这场始于名词变更的讨论,终将导向整个行业认知范式的升维。

文章图片来源于:https://medium.com

作者:Punit Chawla

翻译:马克笔设计留学

0 0 vote
Article Rating
订阅
提醒
guest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