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很多同学选择GAP后就会变得焦虑不安,不知道在这段空白期内应该做什么,今天我采访的M同学,就讲述了她在GAP期间如何克服焦虑,并且成功被米兰理工大学录取的故事,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文末有惊喜!🎁


M同学
南京理工大学工业设计
录取院校:
米兰理工大学
Digital and Interaction Design
埃因霍温理工大学
Industrial Design
丹麦科技大学
Design and Innonvation
瑞典皇家理工大学
Interactive Media Technology
香港浸会大学
AI and Digital Media

去寻找框架中“那条弧线”

Q:哈喽,可以跟我们的粉丝朋友做个自我介绍吗?
M同学:哈喽大家好呀!我本科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工业设计专业,算是稀里糊涂选了一个相对比较适合自己的专业。
因为我有一些创作和自我表达的欲望,目前又没有那么坚定去做一个纯粹的表达和创作者,所以设计师这种“戴着镣铐跳舞”、跨专业、艺术和理工科结合的职业会比较适合我,可以去寻找横平竖直的框架中的“那条弧线”。

但是在本科学习阶段,我发现偏产品设计的培养方向并不太适合自己,相比于产品设计的“实感”,我好像更喜欢也更擅长搞点“虚的”,构建行为和构建关系的设计会格外吸引我,也由于一直以来性格中的中二成分,我希望能通过设计做更多的事情,也希望在设计中介入一些人文社科的视角。于是我就在研究生阶段把申请方向放在了交互设计和服务设计。

我拿到了五所院校的offer,btw因为dream offer到得太早,后面其他学校申请后的加试阶段直接停滞摆烂哈哈哈,比如香港理工大学的智能服务系统设计停滞在了面试,以及拉普兰大学的服务设计策略与创新停滞在了admission assignment。



义工旅行的摄影女工日常

不要形成路径依赖,拓展不同领域多认识不同的人

Q:你在申请时GAP了一年,那这期间你有什么计划和收获吗?
M同学:
-不要形成路径依赖,其实我是2021年就毕业了,这样算的话到入学,应该是gap了两年。当时毕业后全身心在准备考研,最后我的考研生涯以一门专业课的答题卡没贴条形码的大大大乌龙事件告终,当时崩溃了很长时间,因为我考研的目标院校就是让我窥见了设计更多可能性的学校。

思考了大概一个月人生后,决定不再执着于考研,转而走出国这条路,当时这个选择是基于两个考虑:一个是我一直都有出国的念头,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也因为其培养计划里包括双学位和交换生,但家庭条件的原因,我没有勇气选择直接出国,考研对我来说更像是曲线救国的一个结果;一个是我读研的目标是看到更广泛、更高维度的设计,目前学到的知识还没让我在设计领域中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和岗位,那么出国肯定是更好的一个选择。

与其曲线救国不如直面目标!然后再看自己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阻碍,再一个个去解决就好了,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在一条路上付出了太多沉没成本就对这条路形成路径依赖,选择和道路一直都是广阔的!(考研以离谱结局结束后还在b站发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视频,后面被natt老师看到了,现在还记得他留言说“付出和收获从来不是线性关系”,这句话也送给大家!)

-让自己的实践拓展到不同的领域,多认识不同的人。我gap期间可是干了太多事!(回顾的时候不由得如此感叹)逗留过七个城市,在上海做过工程师,加入不同的性教育团队,加入社区营造项目的社会学小组,去了海边义工旅行,还抽空在杭州远程开了一个线下快闪空间……

在每一段经历里,我都认识了很多“不务正业”的人,看到如此多样的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我的gap焦虑,因为我看到了生活更多的可能性。从“眼里只有一条路,我好像只能走这条路”到“原来还有其他路,我真的可以选择我走哪条路”,这样的转变最初来自于一种脱轨的勇气:Step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


还在打工期间的午餐,坐在河边恰麦麦


在工作室实习期间,社区里的叔叔阿姨自发行动起来改造街区

义工旅行日常,随时随地去看海

Q:你的工作经历对你有哪些影响呢?
M同学:
-搞钱💰让我形成了金钱观念
搞钱的快乐是我学生时代没有想象到的,同时我gap期间的底气也来自于我工作期间的积蓄,有了钱才有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权,亲身体会过,直接吸“烟”刻肺……
-职业导向思维
我本科阶段没有任何实习经验,毕业后直接步入工作却让我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提前了解这个专业可能的职业方向有哪些并去实践,也可以了解一下各种各样的行业和岗位。在工作过后又能继续我的学业,对我来说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我就可以在研究生学习的阶段代入我工作期间的疑惑和经验,从而使我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在被录取以后,跟很多米理的同学交流,发现很多人都是在工作之后才决定申请研究生的,越来越觉得,工作和读研的次序并不是固定的💪


坐有轨电车当工厂女工

离职前最后一天的绝美夕阳

时常焦虑,时常专注

Q:你在边工作边申请的情况下,是怎么平衡作品集制作和语言考试的呢?
M同学:
-关于作品集
我没有什么经验,甚至算是差劲的那种(有很多朋友边申请边做作品集,可以balance得很好)。因为我是需要大段时间独立思考的人,边工作边准备对我来说很难,最后甚至提前辞职,专心搞了三个月作品集。

在3-6月的上海,在某栋楼的顶楼,总能遇到一个边看着绝美夕阳边落泪的我哈哈哈。如果是工作后准备作品集的朋友,建议给自已一段时间适应,如果发现无法balance好工作和做作品集,就需要及时调整。

-关于语言

我的语言完全是临门一脚偶然促成的。我在八月的时候就想考试但约好的考试一直被取消,导致我的语言学习直接停滞。最后终于约上了十月底的考试,然而当时在赶十一月初就要提交的作品集,又不敢放弃来之不易的考位,断断续续刷了两周机考题就去考试了,抱着“首考都是去打体验卡”的心态去的,最后运气好刚刚踩线过,当时的成绩几乎满足申请院校绝大多数要求,后面也没有再刷了(因此也直接因为语言成绩没申代尔夫特)。

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不要因为逃避一直不想去考,前期先尽力去准备,先考了再说,没过的话又再说。


熬作品集期间整天泡在市图书馆

Q:作品集中印象最深的项目是什么呢?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创作过程吗?

M同学:

第三个项目是我第一轮就做完的项目,它来自于我在性教育团队实践过程中的一个idea,是关于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的项目。因为当时在团队里可以获得很多小伙伴的启发,且一手的调研资源就在身边,再加上这也是自己一直比较关心的议题,所以就选了这个方向。

然而,因为之前做的是设计逻辑强相关的项目,第一次做这种相对天马行空和偏向思辨设计的题目,是对我很大的一个挑战。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深挖,去梳理混乱思考中的逻辑,深刻感受了所谓“设计模糊前端”。过程中jingyu老师强大的逻辑是我焦虑过程中的定心丸,每次都就觉得快做不下去了,上课的时候又会感受到希望。

一开始是想做交互装置的,但脑洞开到最后,觉得将虚拟首饰作为载体更好,且最后有点偏向于未来设计了。通过前期的草模去推敲饰品的造型以及交互方式,在过程中尝试用不同的材质实现我想要的cmf的效果,这个过程超级有意思。最后做出了实物又不甘心,觉得都到研究生阶段了,做出来的东西得跟本科拉开差距,就想把人戴上虚拟首饰的效果实现,所以又在短时间里去学相关的3D建模和制作AR原型的软件,做了之后才发现并不难。

给大家的建议是,在前期不要对自己的设计产出预设太多,过程中的想法都可以试着先做一些demo看看,哪个有意思就再继续深化下去。


性教育团体的朋友给我画海娜

朋友的毕业设计选择采访我们团队,体验了一波女明星待遇

社区内的艺术书店,喜欢的小角落

Q:那在准备作品集的过程,遇到了哪些困难呢?你又是如何去克服的呢?

M同学:

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底气,一度觉得自己没书读了。

相信每个准备作品集的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吧,不知道自己作品集做的怎么样,总觉得自己的作品集很烂,跟大家的差距很大,但又不知道差在哪里,如何改进。后面觉得既然只有这种感受,但无法解答的话,就把这个感受放在这里,先接着往后做,在后期预留一段时间来修改,说不定到时候就会有想法了。

同时,因为我是全程线上课,也不知道大家准备作品集的进度,时常会有一种闭门造车的感觉,这会带给我焦虑,但另一方面会让我专注在自己的节奏。


冒雨在楼道给原型喷漆

偷拍的工作室白板上的memes

不拖延不预设,只管努力就好

Q:给学妹学弟一些建议吧
M同学:
-不要拖延不要拖延不要拖延
我是拖延症晚期了,从infp到intp,我是雷打不动的P人,在准备作品集的过程中算是狠狠逼自己J了一把。项目的质量和付出的时间其实并不成正比,时间拖到一定长度后还会持续内耗……给自己规定不同的时间节点,不管产出质量如何,到了节点以后必须要有产出。先做出来是最重要的,因为做出来以后才可以获得反馈,然后才在反馈中不断优化逻辑和设计质量。

-别去预设结果,努力去做吧

虽然申请了很多学校,但我知道自己除了米理以外几乎别无选择,免学费(每年仅需注册费)+QS设计前五(虽然今年下滑了一点)+喜欢的设计研究方向+注重实践……这些使它成为我的dream school。在查结果那天,我突然很平静,我告诉自己:我已经尽力了,我也可以接受一切结果,然后就发现自己绿了。


把海边偶遇的烟花送给朋友们,给大家传递好运~
最后的最后,放个自己的vx,自己淋过雨,可以给学弟学妹撑个伞哈哈哈

感谢M同学接受我们的采访,她的GAP是不断重塑自己的过程,如果你也正在gap的焦虑期,希望M同学的经历可以帮助到你,拒绝焦虑❌,专注提升自己,加油啦!

0 0 vote
Article Rating
订阅
提醒
guest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