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都是“冒险”的一年,因为疫情的缘故,拿到offer的同学们在“去”还是“不去”之间摇摆,学业课程从线下转向网课,相信大家都一度被搞得心态爆炸,在疫情的不确定性下让很多同学都不能好好的享受自己的留学生活。
这期采访的主人公就是我们优秀的金同学《放弃保研选择出国,收获欧洲名校offer的她是怎么做到的?》,她在疫情下选择前往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求学,那么来听听学姐的留学生活吧!
积极面对那些不确定性
Q:你目前在荷兰吗?疫情对于你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什么影响了吗?
J:我这周刚回国,之前一直在荷兰代尔夫特。疫情对我的学习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
- 我出国到底为了什么
从学习的角度上来看。首先,对于所有2020年的留学生来说,疫情在某种程度上应该都对我们的选择有不少的影响。有人选择网课、也有人选择gap、也有人选择“反向跑毒”。虽然现在来看每一种选择最后都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成长,但是作为选择“反向跑毒”的一员,在国外疫情不稳定的情况下,面对不确定的网课、不确定的疫情发展,选择出去本身就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包括当时不管是签证、飞机等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甚至一度陷入失学的绝望,就像是需要在所有不确定中自己硬拼出一条路,甚至不知道结果怎么样。在那样的情况下带给我的纠结还是挺挣扎的。不过也正是在这些挣扎下,会促使我去思考“我出国到底为了什么。”
- culture shock&corona shock
而第二点就是真正出国之后,虽然之前我有过短暂的出国经历,但是真正带着两个行李箱到达机场之后,才慢慢意识到自己身处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并且需要独立地在这里生活学习很长一段时间。更重要的是,在疫情的影响下,连本地人所面对的都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而我们在出国所带来的culture shock的同时,还要面对corona shock。就像是直接进入加强关卡。比如原本一个普通留学生需要面对的可能只是语言不通,但是疫情之下我们首先要接受别的国家对于corona的态度,接下来才是突破语言障碍。疫情,不管是从本身物理接触还是真正的情感交流上,就像是给所有留学生增加了一个“融入”障碍,如何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去突破它面对它,找到自己的疫情之下留学的生活方式,也是疫情留学下一个很大的课题。
但是,现在看来,这些影响其实都只是疫情留学生活里的“前奏”,真正在疫情中完成了接近一年的留学生活之后,我可以很肯定地说,对于我来说,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是积极且有意义的。一方面,在世界半封锁的情况下,去到另一个“corona”文化里,好像给我提供了一个更加客观并且冷静的角度来思考在这种世界性事件之下,给世界、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同时,疫情之下的留学经历让我找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来面对这个有趣且多元的世界。
养花逗猫成为疫情下新爱好
饭店没开就自己当大厨吧
在完成这篇采访的过程里,我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这些体验大都都是基于“corona”,而所带来的感受也明显带上了疫情时代的标签。每一个年代都会以它自己的方式给属于这个年代的个体打上标签。可能我没办法用我自己的视角来评判它的对错,但是通过所有的经历所塑造成的我们,或许才是更加生动而鲜活。即然在时代的背景下,很多事情无法避免且不可控,不如想想如何利用它,来寻找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严谨认真的学习氛围
- 平衡感的设计
Q:你在TUD的学习生活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J:TUD是位于荷兰代尔夫特小城的一所理工科院校,全称是“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据说被誉为“欧洲的麻省理工”(但是欧洲的麻省理工可太多了…)但是在整个荷兰、甚至整个欧洲,TUD不管是在生源、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方面,都还是有比较好的声誉。常年QS应该在50左右,今年第一年参与了设计学科的排名,是11名(争取明年冲10哈哈哈哈哈)
真~村
学校图书馆
从整体的学校氛围来说,因为代大本身还是属于一个工科类院校(所有学生拿的毕业文凭都是master of science),所以整体的的学习氛围还是相对严谨认真。比如在图书馆,环绕一圈你会发现,所有人的电脑ppt上都是长长的公式,如果有人眉头紧皱了,几乎就能断定他一定是因为某个公式没有推演出来而苦恼。此时作为一个设计学院的学生,看着电脑里五彩斑斓的mood board/PS/AI,一时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觉得自己格格不入。同时,因为代尔夫特不管对于国际学生还是本地学生,入学的门槛都比较高,毕业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在代大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对待学习十分刻苦认真,甚至不需要临近考试周,通宵都是大家的家常便饭。但也是这份严谨和认真,让我一个设计学生,更加享受在这里学习设计的感觉。相比起纯设计院校的相对自由、开放的氛围,在代大,我们可以有机会将理工科的逻辑感和设计学科的创造性进行融合,进而设计出更加具有“平衡感”的设计。
- 人与人的关系更紧密了
Q:可以跟我们介绍一下你现在就读的专业课程吗?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J:我所就读的专业是在代尔夫特IDE学院(Industrial Design Engineering)下的Design for Interaction. 这个专业应该和目前大家经常提及到的“交互设计”联系比较紧密。从我的角度来看,它更像是基于设计师的同理心,通过相对合理严谨专业的设计方法,从用户行为出发,寻找到用户的真正需求,并以设计师的视角,通过创造性的方式为用户解决问题,最终带来优雅的用户体验以服务社会。
学院门口的樱花树
学院门口
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而在疫情之下,这种趣味感好像也变得更加珍贵和可爱。
比如,在疫情之下,老师们对于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十分的关注(甚至老师们自己可能也憋坏了?)。而本身在荷兰文化下,party文化就是连接人与人关系很紧密的纽扣。老师们为了努力还原这种“celebration”的氛围,如果是线上的presentation结束,或者是exhibition结束,他们都会期待我们自己备好一杯酒,或者在topia等软件里,“充满仪式感”的尽可能还原party氛围。
充满幸福感的留学生活
- 逻辑感和紧密感
Q:北欧地区的留学和生活感受如何呢?相比较国内有哪些不同呢?
J:用一句话概括可能是,在荷兰文化的背景下,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是一件“充满幸福感”的事儿。
荷兰还是很好看的!
在学习上,从设计学科的角度来说,不管是在从宏观上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还是微观到每一个课程的structure,大部分都相对完整有逻辑,并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在这种课程下的确是在朝着一个好的“designer”接近的。
首先是教学整体的课程设计中,能够明显地感受到每个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每门课为什么以这样的顺序出现。在国内的时候,更加强调课程内容的丰富度和充实性,锻炼我们我们在短暂的时间里面快速接受知识的能力,这个时候效率和速度成为了最重要的部分,我感觉自己更像是一个海绵在疯狂地吸入知识。
但是代大的教学设计,包括教授们授课时的方式,让我感受到学校很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且很在意学生有没有通过这一整套的教学架构来构建自己的设计观。比如,通过第一学期的理论知识为第二学期的课程实践作准备,甚至考虑到对于国际学生第一个学期需要花很多时间在“settle down”上,会把相对需要更多交流的课程留到大家适应之后的第二学期。同时,每门课的教授也会比较关注其他课里的教学内容,并且尝试将自己这门课的知识和别的课进行区分和知识链接,在课程中也会告诉我们如何灵活的在不同课里,尝试把各种课融会贯通地进行运用。
同时,大多数课程都会有比较明确的“manual”或者“syllabus”。教授会细节到把每一周的课程内容和时间都在开学前安排好,作为学生可以十分踏实地跟着教学进度一步一步向前。
所以,这就让我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度,并且能够把时间用在真正需要的知识点上。
-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除了课程整体的安排上,另一个让我感受到比较“幸福”的是这边多元的教学方式。
因为我本身的个性是爱折腾,所以在不同课里体验不同的教学方式成为了我极大的乐趣之一。同时可能也是因为疫情的影响,作为设计师本身,老师们也在不断思考如何为我们“设计出”全新的教学体验。比如,除了普通的lecture,podcast也可以成为教学载体;比如,除了普通的一对多的大课教学,coach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也是我们的课程活动很重要的部分;比如,除了枯燥的文字性知识性灌输,戏剧、运动任何方式都可以成为设计师获取知识的途径。
这种多元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让我感受到设计学科无边界的探索性,同时也让我感受到在西方教育背景下开放自由的理念所带来的“学习幸福感”。
当然,这种不断变化的教学方式,会让我们的适应期比较挣扎,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吸收程度。
上学期一门课的podcast
Theatre workshop(感觉是帮助自己解放天性)
- “鼓励式”教学
最重要的增加幸福感的一点,不管是在和老师的交流还是和组员的交流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鼓励式”教学。
我自己本身是在比较传统的中国式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在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文化里,听到最多的评价是:“嗯,你还可以更好”。我十分感谢在这种文化下对于我们品格里“努力勤奋”的打磨,而这份品质也是我们走向社会甚至是在未来与世界博弈里很重要的工具之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打击式”教育也会让我们缺少一种自信心,在面对自己的成果和能力时,因为知道“应该还要追求更好的”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和不自信。
而在荷兰将近一年的学习生活里,也是因为我自己比较幸运?目前不管是遇到的组员还是coach,对于我整体的设计流程大多都是抱着鼓励的态度。不管是在课内的选题,还是自己的人生规划里,永远在鼓励我们“做自己”。之前也和coach和组员讨论过为什么荷兰孩子的幸福感一直长居世界前五。我想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种“鼓励式”的成长氛围下,他们对于自我价值的肯定是不需要通过别人的认可决定的。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相比起去“追求一个卓越”、“找到一个模版”,他们所接受的信息更多是“你是独一无二的”,“你做的很棒。”所以,即使是自己做的设计方案再糟糕,coach和组员总能从中找到“inspiring”的点。他们的第一句大多都是“nice!/perfect!”。当然,在肯定之后,他们也会直言不讳并且充满自信地说出自己认为需要改进的点,但是更多的是“建设性意见”,往往都会以“this is only my advice, you have the choice to decide whether you would like to use it”.
当然,在这种鼓励式的氛围里,自大骄傲也是他们个性里很鲜明的一点。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欧洲的疫情(特别是荷兰)一直没有办法得到十分有效的控制的原因。一方面他们过于相信作为“人类”对抗病毒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对于自由的追求和人生价值应该在体验里得到满足的观点深信不疑,居家、隔离这样的措施显然很难全盘接受。
但是在这种鼓励式的环境里,我们也的确更加有机会去思考是否应该增加对自我的肯定。同时,相比起去“成为别人”,努力找到自己价值并实现也有机会成为生活里更加重要的事情。
- 探索不同领域一定很有意思
Q:你明年才毕业,在学习上有什么规划吗?
J:因为在第一年的学习中,我发现自己对Pieter Desmet的Emotion design有比较大的兴趣和热情;同时结合自己本科相对“Tech-driven(技术向)”的设计背景,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可能比较希望在emotion design和以技术为背景的AI design领域有一定的深入研究。
所以在下一年的选修课中,也选了相关的课程,在前半年的选修课里,希望可以通过更加扎实的知识积淀来对这两个领域有更加深入的探索。而在下半年的毕设中,更是希望可以能够尝试将这两个领域结合起来。因为emotional design更多的是从user的角度出发所提供的设计视角,而ai领域更多需要从技术的设计视角有所思考。如果有机会去探索一下user-driven和tech-driven之间的火花,感觉会有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人帅心善的Pieter!
- 人是自己经历的总和
Q:对于即将留学的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要给他们吗?
J:一年前的我,可能和现在很多准备留学或者即将留学的学弟学妹一样,一方面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另一方面又带着对不确定生活的惶恐,特别是疫情之下,这种惶恐可能也会被放大成一种焦虑。
大多数人都说“出国”/“考研”/“工作”会是我们人生里很重要的一个决定。但是从现在的我看来,我可能更认为这些决定也许很重要,但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为什么它不重要的呢?在这疫情下的一年多里,我看到身边不同人都因为做出了不同的决定。正如开头所说,大家的选择不同,我相信在那个当下,需要做决定的我们都是挣扎迷茫。但一年过去了,疫情还没有停下,但是做出不同决定的我们,都在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里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平衡,以及跳出原有环境下自己人生里新的价值。所以不管是选校的纠结、还是留学的纠结、对待不确定的惶恐,或许都没有必要以一种焦虑的心态来对待它。因为每一种选择背后的路,一定都有它值得的地方。而同时,在当下以“不确定”为关键词的世界里,我们都没有办法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规划。相比起去纠结每一步是不是按照既定规划完成,不如带着一个更加开放轻松的心态,去迎接每一个经历背后带给我们的成长。而在那条路上的经历会塑造成一个独一无二且可爱的自己。
而真正重要的,或许是我们在面对选择下对于“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思考。在留学生活,你可能有机会让自己的朋友圈里充满五光十色的异国风光,你也有机会遇到工作十年辞职读书的外国同学,因为过生日不想讲课的洒脱教授,看到你跳的中国舞激动得跑上来送给你一个香吻的热情西班牙小姐姐,但是这些也都是只是留学生活里十分十分小的一个缩影。如何面对文化差异、如何在每天动态变化的三观下依旧坚持自我、如何在四点就天黑的夜晚不让自己抑郁,也是这个选择背后所要承担的风险。“人是自己经历的总和”,对于每一个选择本身来说本身就没有好坏,如何通过我们选择下的经历来增加自己人生的厚度或许是我认为出国时,最需要最重要的一点。
上星期回国前和一位即将毕业的希腊小哥哥聊天,在我们聊到关于如何规划未来的时候,他说“人生本就是一道没有正确答案的题,而你本身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带着开放的心态,通过在不断跳出舒适圈的过程里,和这个世界碰撞。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感谢金同学的留学分享,在这份采访中也能看出学姐在留学中的心路历程,异国他乡加上疫情的原因,让原本就不简单的留学变得更加困难重重,但学姐也讲出了自己的心声,这次疫情让大家有了一次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被困在“围墙”之中,该怎么去度过每一分每一秒,希望能够给各位同学一些启发,下期采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