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的MBUX已经发布了好一段时间了,这期间我们内部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也时不时会聊上两嘴,毕竟都是打工人哪有买奔驰的命。但聊天把我们代入了一个问题:屏就是智能吗?
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
Facts / 现状
左: MBUX Hyperscreen 发布会,右: 奔驰EQS实车内饰照片
其实五六年前,当奔驰上一代内饰就在玩屏的时候,这个话题就已经进入大家视线了:
图:奔驰E-Class内饰趋势变化
很明显可以看到,相比于左侧实体的仪表和按钮,右侧更大范围的屏幕显示确实更加有所谓“高级感”和“科技感”。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会回忆起几年前那个在一切上加屏的年代,特别是小米生态链上的各种实验和尝试产品,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云米(小米生态下品牌)主打几款这样的产品:
甚至前几天的发布会上,推出了这样的产品:
没错,那个花里胡哨的,是一台燃气热水器。
本以为,经历了交互设计快速发展和完善后的2021年,基于屏幕的交互会慢慢退烧,万万没想到不仅没退烧反而趋势日渐清晰了起来。
能在车里、电冰箱上甚至是热水器上追剧刷微博,很难说是一种更好的体验还是更差的体验,但起码在摆脱了自己“***放屁”的尴尬后,这反而是一种“反正我有”的附加,至于还能怎么用,那后续再说。
至少,有。
Reasoning / 反推
事后反推,从目前状况来看,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成为客观上“屏=智能”或者“屏=未来”的原因,大致如下:
产品自身发展局限
图·产品设计与开发,出版于 1994 年
快30年了,我们还在学这本书(虽然国内已经引进了第六版)。
如大部分本科生在申研阶段选择交互的理由,大部分产品早就过了开天辟地的解决温饱的阶段,除非科技,特别是工程学和材料学技术,再次跨越式突破,否则现在的工业设计边界很难和20年前的设计边界产生本质区别。
目前主要的设计空间在于“垂直”,即越来越细分的目标用户群体带来越来越精准的产品定义。如早期的键盘,现在的游戏键盘、程序员键盘、静音键盘便携键盘等,都是在反应这个趋势。
当产品自身的设计边界已经被禁锢在几个学科之内而很难突破的时候,妄图去挑战硬件层面的产品自身,就已经是一个“没有困难制造困难”的窘境了。
那么,能在产品上玩些花的,只有屏。
互联网/物联网科技以信息为主
图·全球互联网流量
出处: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Increase-in-Global-Internet-Traffic-in-GB-per-Day-from-1997-to-2022-data-from-Cisco_fig6_340885640
互联网和物联网,连接建立后最主要能够传递和传达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以“信息”的方式存在的。如我们用手机App和亲朋好友们聊天、我们用小爱同学或Siri控制家中的智能硬件、我们从手机上看到车辆状况等,都是信息的 Input 和 Output.
信息的承载,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且最灵活的方式,只有屏。
交互操作最直觉
图·乔布斯初代 iPhone 发布会,“谁要触控笔啊?”
出处:https://thenextweb.com/news/dumb-graph-steve-jobs-stylus-styluses-hate-apple-pencil-analysis
2001太空漫游中,无论是猿人还是智人,面对黑石板的方式就是本能的触摸。
着眼现在,鼠标和键盘需要学习成本,但用手指头戳啊戳的并不需要。
所以,从直觉操作的角度来看,用手去戳看到的东西,是最本能最直觉的。这也意味着,哪怕单纯为了交互操作的简便性,大部分时候,我们交互不可避免的最优解,只能是屏。
简单来说,就是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才是智能,但目前来看,也只能玩玩屏了。
Future? / 未来?
于是,脱缰的思维让我思考,不如到处都是屏?
刘慈欣说,来吧设计师,我等你很久了。
[此处应该有配图,等10年后三体电影来了我再来配]
在刘慈欣构建的人类未来地下城生活中,确实已经实现了万物联网和处处皆可是屏幕。触摸墙面可以亮起交互界面、触摸桌面可以亮起交互界面,甚至穿在身上的衣服也可以是交互界面。无线的供电和无线的网络,使得一切都“设施化”了,一切都是设施,任何一处都能成为成为承载信息和交互的触点。
但,这是未来的样貌吗?我们是不是陷入了“皇上讨饭一定用金饭碗”的局限了呢?
不得而知,你怎么看?
文章作者:Natt
教学总监
拉夫堡大学硕士
辅导学生多次录取伦艺/罗德岛/帕森斯/爱丁堡/米理等名校
任何关于院校和作品集的问题
欢迎随时和马克君沟通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