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读后感。
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陡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皮制农鞋上沾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
上面这段点评,似乎比梵高这画更让人赞叹。以上这段来自著名哲人海德格尔。我第一次读到这段话,是来自复旦哲学王子王德峰老师的书中的引用。
初看之下,像极了我们对领导的阿谀奉承。
那么,接下来,我们从这幅画和这段点评聊起。
真理的现身
其实,在初读到王德峰老师书中的这句话的时候,我反复读了三遍,然后在这段引用旁边画了一个巨大的问号。这话充满了哲人深邃的逻辑和拗口的严谨。
王德峰老师引用这里是在讲艺术中美的存在形式。这里我尽自己可能用简单的文字描述一下海德格尔的话,如果我们认可海德格尔的方式,那么,在我们赏析这张画时候,我们可接触可感知的部分当然是视觉中的一双鞋,真正让我们感受到的美则是形式背后蕴藏的“真理”。
画面本身的存在,只是为了储存背后的“真理”,而当观众能够从读画面转变成感知背后“真理”,那这个东西就成了艺术。
即,美应该是“真理的现身”方式。
形式的价值
那么,一个合理的推论就是,如果我们不能感知到那双鞋所存在的世界,我们就很难感知这张画背后蕴含的“真理”。
一定程度上说,是的。
但好在,艺术的形式和技巧,可以把我们带到那个真理的存在。即,我们能够看到梵高的色彩、笔触、构图等,并在恍惚间进入那个神秘农妇的世界,感知保存在画作中的那个世界中的艰辛或喜悦。
所以,当我们欣赏画作的时候,随着我们对形式和技巧的观看,我们纯粹的思维活动会穿越形式进入另一个世界。
技巧的功用
所以,当我们看到各种各样艺术所寄居的形式感的时候,打动我们的是什么呢? 对,表面上看,是那些技巧之下的形式。
在大家学构成的时候,一定会去从色彩或肌理或笔触浓密等角度分析梵高(甚至莫奈什么的也是一回事),大二学生大三学生努力学习设计的技巧就认为自己精通技法就能够精通设计。
但越临近大四毕业,就越发现自己技法背后的空洞。与艺术类似,借用海德尔格的思维,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精细的技法,而在于精细技法所传递出的“真理”。
所以,虽然我们不会去否认技法的价值,但我们也绝不会像一些院校或只传达技法的价值。技巧的功用,仅限于表面构建传达时。延伸一下,产品的CMF或交互的UI与动效也是一个意思。
本末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本末倒置:
“为了表达情感而画画” VS “我们为了画的更像而画画”
“为了记录生活的美好而拍照” VS “为了探索相机极限而拍照”
“为了听歌而买耳机” VS “为了这个耳机开始听起了蔡琴”
以上这些情况,都是我们身边常态。而当设计师开始这样的时候,差不多就成了:
“为了构建更合适的产品而做造型” VS “为了造型的炫酷而做造型”
“为了用户的需求提出产品” VS “为了凸显我设计的创新性而提出概念”
当我们如此,技术就反噬了技术所本应服务的目标,就如同艺术家为了炫技而忽略了艺术。
别忘了,什么是创作什么是制作。
延伸
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听过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特别是那首著名的 BWV 1007 Prelude。同一首曲子,不同演奏家能把我们代入不同的世界。
YOYO-Ma 马友友老师演奏的轻快明亮,就像初中时候看到自己初恋那般不安与兴奋,就像DDL之前终于提交了作业的爽快;而 Janos Starker 大师演奏的则浓郁深邃,甚至还带着点指尖敲打摩擦琴弦的“杂音”,Janos 带我们去的是一个星期日下午5点的开心夹杂惆怅,是考试月到来时的焦虑夹杂期望。
本文有感于王德峰老师《艺术哲学》一书,第二章: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反复咂摸却依然不能理清其中头绪,反而节外生枝挤出一些零散的思绪。随便写写记录一下吧。
读后感系列,是公众号更新文章的一个新尝试,我们会尝试写一写我们阅读的读后感,并非严格严谨的学生作业类读后感,甚至会写一些文学小说类的读后感,只要能够联系到设计师的日常。更多是一种在书籍启发之下的随笔分享,希望你会喜欢。
文章作者:Natt
教学总监
拉夫堡大学硕士
辅导学生多次录取伦艺/罗德岛/帕森斯/爱丁堡/米理等名校
任何关于院校和作品集的问题
欢迎随时和马克君沟通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