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张图,客观表达了一下我的日常发现,并且主观表达了一下我的看法和揣测。我表达的是在通利福尼亚州的某个公厕,不知道是谁做了这样的优秀设计,在男女指示牌上加入了盲文,造就了坊间笑谈的故事。
朋友圈大家反响热烈,一方面是认真讨论盲人如何摸得到,而也有一派小伙伴冷嘲热讽继续调侃。
今天,这篇小文我们从几个角度看看这种bug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同理心·同情心
首先,老生常谈,磨破嘴皮的话题就是所谓的“同理心”与“同情心”问题。我们假设自己面前有个盲人,如果你的想法是“他面前的世界是什么样的”那么你带有的是同理心,而你的大致想法如果是“他是盲人好可怜我该怎么帮助他”那么你带有的就是同情心。
同理心是坐在一起安安静静喝一杯啤酒的视角,而同情心则是我从兜里掏出1块钱零钱丢进那个残破的铁盒视角。
反思一下,我们多少次做设计的时候,视角上与目标用户是对立状态?
设计的驱动
不同的设计类别或具体的项目中,设计的驱动力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它有可能是大家习以为常的用户驱动、也可能是用户体验驱动、有可能是商业驱动、亦或是维持股价或财报的驱动。不同的类别都会有各自的方法论与经验系统。
然而,在这个具体的案例当中,我们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驱动力:LCD 或 LDD,即 Leader-Centred Design / Leader-Driven Design. 我并非否认或调侃这样的形式,毕竟各种方法都存在它的优势。LCD 当然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商业世界不屑于涉及的领域,诸如公共福利或偏远地区福祉等。
但是,LCD的劣势在于LCD的产品经理是L,他们很难在一线以一种俯下身弄脏手的状态进行用户需求的洞察。
反思一下,大部分时候,本科生做的“概念设计”大都是这样一种视角的设计,在自己的立场思考感天动地然而落入实际后一塌糊涂。
标准
在构成我整体设计理念的各种大神或书籍之中,我最推崇《产品设计与开发》这本,它以一种严密逻辑和因果关系的视角,逐步构建出一个设计的方法论,而非设计师主观拍脑袋改变世界的行为艺术。
书中有PDS的概念,表达的是在设计步骤开始之前,需要尽可能客观和凝炼地总结出设计的目标,保证所有人在所有时候都能够不产生歧义地把握设计的目标,进而完成设计的推进。保证并非设计中的绝对权威(如老师、领导等)由于个人色彩对设计产生太大的影响。
那么,如果我们放大一些来看,PDS基本上等于一个小领域内的“国家标准”。如果这个项目的执行者能够把盲人的需求以多高多宽多大多少的理性描述落在纸上,那么由于某个具体公厕内差异化带来的产品偏差就不存在了。
反思一下,我们是否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以“要轻”、“要便携”、“容量要大”这种弹性空间极大的方式来描述需求,而非“最重500g”、”最小容量3L“等方式。
流程
如果你熟悉工业上的安全规程或者至少金工实习时的安全规范,那么我们会看到一个天然正确的立场,即:不可相信人的可靠性,而要从流程和制度上确认即使人的可靠性崩溃,整体的可靠性依然存在。
这个法则适用于生活会给你带来很大受益,比如我不相信我自己的记忆力,那么各种GTD类软件就是我效率的保证;我不相信自己的规划能力,那么各种Calendar软件就是规划里的保证;某国人们不相信人的贪婪可控制,于是搞出了3QFL等。
曾经途虎养车做保养时,惊叹于每颗螺丝都需要两个工人完成紧固才算验收,虽然第一反应是如此啰嗦而马上反应过来这样的低成本流程冗余带来的正是几乎不会出错的整体流程。
而它适用于设计流程时,亦会收到简洁高效的工作流:如 insight阶段、问题明确阶段、发散阶段、prototyping 带来的 debugging 阶段 和最后的下游阶段等。如果每个阶段都保证基本完成,那么完整的设计流程就不会出现如本例这样的笑柄。
反思一下,我们的工作流或设计流,是否也有这样的流程保证结果不出错呢?
总结
经验教训和键盘侠,往往差的就是一个反思。
文章作者:Natt
教学总监
拉夫堡大学硕士
辅导学生多次录取伦艺/罗德岛/帕森斯/爱丁堡/米理等名校
任何关于院校和作品集的问题
欢迎随时和马克君沟通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