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属于哪一类设计师呢?有没有自己独家的一套设计原则、清单、或技巧呢?又或者是,你更倾向于白手起家,从零做起再一个个挑着去分析呢?而如果你本身就喜欢凡事三思而后行,或习惯一日三省,或本人就是一位面面俱到的完美主义者,那本文你将不容错过。

“做你自己,因为别人都已经有人做了。”——奥斯卡·王尔德

你设计的时候喜欢自我约束吗?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地认为,约束即束缚了创造力,其实不然。很多情况下,我们总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却都能够找到意想不到的方式突破自我。不然,又怎会有各种打破规则的特例呢?又或是,你发现考试前抄小抄的时候,自己反倒比平时死记硬背记的更多?

假若你自己做的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那么你行事很有可能早已被各种规则束缚。也就是说,你身上的约束便是各种既定措施、操作方式以及思维模式。例如,为确保设计师时刻注重“用户至上”,ISO 9241-210准则就给出了以下六大原则:

  • 设计需有对用户、产品功能与环境的切实了解;
  • “用户至上”的理念需贯穿整个设计与研发流程;
  • 设计过程的推动与润色不能缺少以用户为中心的评估;
  • 设计过程需是反复迭代的;
  • 设计本身需注重整体的用户体验;
  • 设计团队需结合多方技巧与角度进行设计。

但说实在的,自己在平时操作的时候,又有多少次是完全做到遵守全部以上设计原则的呢?还挺难的对吧。不管怎样,设计时把原则铭记于心并努力恪守,还是很重要的。

辅导设计行为的原则

说到这,希望你已经理解了我们为什么说约束与原则并非扼杀创造力的原因了吧。比起仇视它们,不如将它们看作一个活蹦乱跳的伙伴。当然,不可否认在某些方面上,它们会让你感到进退两难,但与此同时也赋予了你换种方式去解决设计问题的时候,所需要的反馈与灵感。

为方便理解,下面我们将以辅导设计行为的设计原则为例。此原则系为英国政府数字服务小组(GDS)在设计公共设施服务的时候,所采用的原则——

1. 始于需求
服务设计的初步操作,即鉴定用户需求。如若你并不清楚用户需要什么,便永远做不到对症下药。需老老实实地做好调研、分析数据、与用户沟通的工作,避免纸上谈兵,还要做到把自己代入用户的立场。毕竟要知道,他们所求从来都不是他们的真正所需。

2. 多不如少
如果已经摸索到了做某件事的门路,要做的应该是进一步开拓延伸,而不是来来回回重复找着其他途径。就像是设计一些可以接着拓展的平台和寄存器,提供别人也可以使用的应用程序接口之类的资源,以及与其他人的程序建立联系等等。重点应放在不可分化的核心任务上。

3. 用数据说话
大多数情况下,通过观摩现有服务的使用情况,我们或可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规律略窥一二。而决策也应由数据引导,规避一时的直觉与猜测。这一做法应贯穿整个设计流程,即便是在服务上线后、制作完了模型并在用户间进行了测试,还完成了相应的迭代改进,也不能大意。脑子里应形成自己的分析思维,随动随用。这可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4. 极·简化
简化某个东西的外表轻而易举,难的是简化某个东西的使用方式——尤其是当它背后的系统复杂到令人发指的时候——但这正是我们应该要做的。不要拿“它本来就设计成那样”做借口。简化事物往往都意味着量多且极其艰巨的工作,却更是不能不做。

5. 迭代迭代再迭代
打造良好服务的最佳办法,就是以小迭代到大。可以尽早发布最小化可行产品版本(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s),以便在实际用户当中进行测试,并在设计内测公测等等版本的过程中不断添加改进功能,淘汰没必要的细枝末节,以及根据用户反馈进行服务润色。迭代能够降低风险,避免不可挽回的错误发生,还能总结过去的一些小小的失误。如果某代原型效果不佳,不要担心犹豫,直接放弃重新再来吧。

6. 为所有人服务
无障碍设计才算得上好的设计。所有我们设计的产品,都应该尽可能地做到全面且清晰易读。如果必要时需要牺牲外观的精致,那就牺牲吧。我们是为需求实事求是,而不是哗众取宠。设计的目标人群是整个国家的人,而不仅是那些有上网习惯的人。对我们服务有着最大需求的人,往往都是那些觉得我们服务最难使用的人。让我们从设计最初就将这些人考虑进来吧。

7. 全面考虑
我们设计的对象不是一块死气沉沉的屏幕,而是活生生的人。我们需要仔细斟酌好用户使用我们服务的各种背景:是在图书馆里边的时候?是用着手机的时候?真的真的只懂用微信?以前从来没有用过其他的软件?

8. 数字服务而非网页服务
服务本身旨在能够帮助别人完成想做的事。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挖掘用户的需求,再设计出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当然,这其中大部分的设计无非就是网页上的页面设计。但因为数字世界离不开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必须要考虑到服务中的方方面面,保证它们最后都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9. 一致而非一律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使用相同的语言与相同的设计模式,这有助于用户熟悉我们的服务。而当这些无法做到时,我们应确保设计的方式是一致的。这不是说要约束大家或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每种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当我们发现合适的模式时,应当立即分享给团队里的人,然后讨论为什么可以这么用。但这并非是指以后我们找到了更好的方式或是用户的需求变了之后,就不去对此进行改进或替换。

10. 分享即优势
我们都应做到随时随地分享我们正忙乎的事。与同事,与用户,与世界去共享代码,共享设计,共享想法,共享计划,共享失败。大家对一项服务关注得越多,它就会变得越来越好——低级错误能及时避免,更好的解决方案能及时找到,整体服务水准也能迅速提高。正因有了共享的源代码和整个网页设计行业的慷慨行为,我们才有可能完成大部分的设计工作。不能忘恩负义。

还是你是那种喜欢列清单的人?

Author/Copyright holder: i.gunawan. Copyright terms and licence: CC BY 2.0

早在2009年,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e)就出版了《清单革命》这本书(The Checklist Manifesto: How to Get Things Right)。根据他的定义,专家们都需要清单,即能在任何繁琐的操作中引导他们进行一项项关键步骤的书面指南。作为一名外科医生,阿图创立了世卫组织外科安全检查清单,在全球8家医院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试点研究,成功地将手术后死亡和并发症的案例减少了至多三分之一。也就是说,仅仅是一份清单,便挽救了无数的生命。

尽管大多数设计不存在危及生命或拯救生命这一说,但设计本身也是一个繁复的过程。因此,一个好的设计师的工作流程中,要有着一定的节奏和规律,而列清单能够有效帮助你达此目的。你可以一开始试着简单运用清单,或是将清单当作一种“验收测试”,来确保设计完成的时候一切都是完善的。又或者,你还可以将清单当成分配和组织任务的工具。

清单的形式种类数不胜数。下边是我们在一次头脑风暴中制定的清单,不妨抽时间试着认真思考上边的每一个问题,尽管用你做过的(或没做过的)具体例子来做出回答,详细也好啰嗦也罢。用的好的话,清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回答得过于肤浅草率的话,或许就变成了纯粹的浪费时间咯。

最强设计师的检测清单:

  • 设计做过实验了吗?在设计阶段初期尝试大量的想法不失为一个好主意。毕竟如果你只有一个想法,那它有多大可能是最好的?而如果你设计中投入了大量的想法,你更有可能通过迭代获得最好的想法。也许你还会发现,当某种想法的一部分与另一种想法融会贯通在一起时,效果会更好……头脑风暴要在一个团队中进项,并避免过程中的任何阻碍。
  • 有选择精简化吗?在做设计决策时,很容易完全迷失在细枝末节中。的确,细节很重要,但它并不是设计的全部也不会是设计的要义,因为你的用户才是整个流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你应该理性地去检测所做的每一个决定,并把简单易用作为你的主要目标。用户会感谢你选择了精简的。
  • 设计是否做到了一致性?这说着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如若你为了某个特殊目的而选好了某种字体,那么整个设计过程中,有做到这个字体一直都是这么用的吗?同理布局也是——页面之间的布局都是一模一样的吗?说到这,聪明的你肯定想到,可以在设计阶段不断重复记下这类的过程,如果可以甚至还能在事后整理成一册风格指南(可卖给你的顾客哦)。
  • 设计完善了吗?到这一阶段你就可以放心针对细节了。想想你的设计完工了吗?清单里的√都打了吗?事情都做到位、细节都照顾到了吗?好好检查页脚、页眉、页边距、文本框、logo等等,然后再检查一遍。如果还没完成,那就还不算完善。
  • 有抽时间让事情都缓一缓吗?在检测一个项目是否完美之前,给自己一些空间时间缓缓,对设计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同样的,作家们也会做类似的事情——手稿写完了都需要搁在抽屉里一段时间,再进行审阅。在你结束一个项目前,试着过好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几天)的时间再去理会它。期间做做其他事,或就只散散心,再带着全新的视角回来,认真地审视你的设计——它真的够完美了吗?
  • 能说得出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吗?基本你的客户都会这么问你,所以最好还是准备一下有备无患。如果你成功地给你的设计作出了解释,那你才算是真正地理解它,设计也才算趋于完美。
  • 扪心自问真的满意最终成品吗?说实话,如果有什么事困扰着你,立马解决它。有时候你不得不停下来,但直到最后一刻你还有时间把成效不好的事情解决掉。这才是实现最佳成果的好办法。

“原则、指导方针、清单和程序都是创造的工具。”

原文链接:https://www.interaction-design.org/literature/article/design-checklists-what-type-of-designer-are-you
By Muriel Domingo
翻译:马克笔设计留学·夏秋

0 0 vote
Article Rating
订阅
提醒
guest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