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大家好哇!5月9号的时候马克笔设计留学的Natt老师进行了一场小小的直播活动,跟大家聊了聊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工具,并向大家分享了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那么这篇文章我们来回顾一下直播内容吧:

喜欢看视频回放的可以直接拉到底,喜欢看图文先了解一下的,可以先刷一下这篇推送。


Part1 工作与学习的日常

首先,我的本职工作是带学生做设计,同时进行一定程度的“轻度设计科研”。教学过程中我会和各种各样优秀的学生沟通交流,与他们共同产生思辨的火花。一方面思辨与讨论会产生一些新的insight与思考方向,另一方面有些优秀的学生也确实会讲到一些我知识体系中的盲点。于是,这些“闪念”与“盲点”会被我在课后迅速记录进入我的“Wunderlist”中(关于 Wunderlist的使用,可以回顾一下我之前的一次直播活动:《[录播回放]设计师是怎样工作的?Natt 直播内容图文版》)。

其次,生活中我确实会有一些爆炸时刻,比如洗澡时,比如早高峰堵车时,比如晚上半睡半醒之际。那么,这些时候的“火花”也会一并被我记录进入我的 Wunderlist.

同时,在很早的时候我有用 Google Reader 阅读 RSS 的习惯,然鹅时过境迁现在大都出现在微信的订阅号之中。所以,在公众号阅读之中的一些“思辨”,我也会记录进 Wunderlist, 当然,这里记录进的大部分是一些“论点”或“观点”,我会用后续的时间逐步消化和分解这些“论点”与“观点”,并且一点点形成自己的理解。

所以,我的 Wunderlist 里大致是如上图这样的。


Part2 我如何获得有用的信息

首先,强推一个404的网站,G字头。不是基本的搜索,代入一点点公式的搜索即可。这里两个公式:

· filetype:[文件格式] [关键词]
· inurl:[目标网址][关键词]

这个部分这里不再赘述了,之前有过一篇文章,专门在聊这部分,可以参考:《设计师用搜索引擎的正确姿势:两个语法让效率提升10倍

其次,既然是学术,那么一个比较重要的网站就是 Google Scholar 了,任何需要的学术内容都可以在 Google Scholar 上找到。但是,对于我们这样的野生科研人员,没有知网的加持,虽然能够看到那些文章的摘要,却苦于大量优质内容无法下载。

然而,感谢牛X的老毛子创立的 SCI-HUB 网站,我们可以非法下载到知识。注意,这里是非法下载,我们必须承认自己是偷知识的小伙子了。

同时,感谢 b-ok.org, 我们能够偷到大量的书籍类学术素材。

这里不展开更多了,大家看文底的视频回顾吧。

第三,我推荐大家在哔哩哔哩和 YouTube 上订阅一些有意思的 up 主。比如:

哔哩哔哩:
· 马克笔设计留学(没错,我们就是有意思的up主)
· Natt的KeyShot学习
· 设计师科技宅

YouTube:
· Esben Oxholm
· DesignCourse
· Adobe Creative Cloud
· askNK
· Linus Tech Tips

独立网站方面,我强推宁皓网,ninghao.net. 良心up主,我的一些上课风格确实受到了一些他的影响,我们已充值3年,以示支持。


Part3 新知识的消化


首先,对于之前搜索到的大量资源内容,我通常会以“速读”的形式整体刷一遍,大致了解每篇文章在说什么,是技法性的内容还是思辨性的内容,哪些部分是我已经掌握的而哪些部分是目前我的盲点,盲点之中也许有些是我暂时不太在乎的,以此我可以筛选出那些我真正需要学习和吸收的内容。

于是,我开始对我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精读,并且会进行类似笔记之类的东西。

进一步,我会尝试通过简单的案例进行所学新知的“肤浅化”处理。毕竟,所有的知识都是为了指导和解释现实世界的,所以,我一直认为好的 case study 非常重要。


更进一步,我会尝试把内容写成文字,毕竟只有能够自圆其说的文字才算是对于一件事情真正的理解。同时,这些内容也会发布在马克笔设计留学的公众号中。

所以,对我来说,所有新的知识点,大都是一个整体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

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 与 “知全豹而析一斑”的关系。进一步,我们可以去探索和领会不同类型知识体系之间的类比关系,尝试“升维”。比如用户体验与单体产品设计的关系, 比如汽车手动挡与摩托车脚动档的关系。


Part4 知识的输出

我一直觉得,一个能够讲得出来的知识,才能够叫做理解,如果知识仅仅是卡在自己的感性理解层面,那仅仅是一个体会而已。所以,一方面我尝试写文,另一方面我也主张积累。

所以,每一个知识点与技能点,我都尝试把它放进一个自己已有的体系之中,一方面看细节对于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看体系对细节知识的决定性作用。

所以,知识点的输出,我会把它整理总结进入我的辅导课程体系当中,并且不断学习扩充,形成横向联系与纵向深入(hopefully)。

而技能点的积累,我则尝试记录,并尝试成为哔哩哔哩 up 主,沉淀技能为以后被查之用。这里推荐一下我的频道:Natt的KeyShot学习,设计师科技宅。


Part5 总结


我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也是一个乐于学习的人,我喜欢尝试各种东西,并且分享给别人,所以我很乐于自己的工作本身,而且生活中我也喜欢输出一些自己的学习和体会。

所以,我认为一个有意思的生活方式,就是尽可能多的学习,大量输入自己,同时尽可能大量输出给别人。流量大了,自己的眼界和体会也会更有意思。

那就这样啦,拜拜。记得收看下次直播,如果你想和Natt老师讨论一些更有意思的话题,可以留言给我们,下次直播见(随缘)

5 1 vote
Article Rating
订阅
提醒
guest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